“催化剂就剩这么点了,多测几组条件都不够”—— 这是很多科研人员面对珍贵催化剂时的窘境。而微型固定床催化剂评价装置的出现,恰好解决了 “样品少、想多测” 的核心痛点。它的 “微型化” 不是简单缩小体积,而是在有限空间里实现性能最大化。
这款装置的反应管容积仅 1-5mL,催化剂装填量低至 0.1-2g,相当于 “小半勺” 的量,就能完成活性、选择性、稳定性的全套评价。某高校催化课题组用它测试贵金属催化剂,原本只能做 3 组实验的样品,现在能测 12 组不同温度、压力条件,实验周期直接缩短一半。更关键的是 “小而精”:采用微型加热炉 + 铂电阻热电偶,控温精度达 ±0.3℃,床层轴向温差≤2℃,比传统装置的温差控制更出色,避免因局部过热误判催化剂活性。
气体流量控制也做到 “微量精准”,搭配量程 0-100mL/min 的质量流量计,流量精度 ±0.5% FS,能模拟低流速下的反应工况。即使是毫升级的催化剂样品,也能得到稳定、可靠的评价数据,让珍贵催化剂不再 “测一次就见底”,大大提升了科研效率。